日薪制該不該轉換為月薪制?
菲大看時事/菲大私藏案例
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除的前提下,這次基本工資小幅調漲,月薪從23800元調高為24000元,時薪從158元調高為160元,對許多仍陷於疫情衝擊的企業而言,這樣的調幅尚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影響,反而是會思考:疫情影響時間超出原本預期,起碼要拉長到明年,須再重新調整相關的因應措施,包括該如何調整全公司的薪酬成本結構。
彈性人力運用的正確思維
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,使多數公司必須採取較保守的經營策略,在人力運用上盡可能地減少固定人力,遇缺不補,減少正職人員,增加兼職、無底薪、臨時工、工讀生。一些勞力密集產業,因為排班需求及招募難度較大,不得不採用一定比例的機動彈性人力,而大部份採用機動彈性人力的公司還是以人事成本為主要考量。
這些機動彈性人力都是日薪制或時薪制,實務上,很多公司認為日薪制和時薪制人員可以節省很多成本,不需要投保勞健保、沒有特休、沒有加班費、不必給資遣費等,甚至有些日薪制和時薪制的勞工,以為月薪制的平均時薪比時薪制低,所以用時薪比較划算,公司按規定投保勞健保,還抱怨被公司「扣錢」(其實是員工自付額),實際拿到的薪資比政府規定的還少。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,相關法令規定不在此贅述,總之,機動彈性的人力運用必須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!
月薪制、日薪制、時薪制的抉擇
有些行業因經營特性、同業慣例,會採用日薪制或時薪制,包括中小型傳產製造業、服務業、餐飲業等,從業勞工也認為這是產業的慣例;公司營運順暢,行之有年,也不覺得有問題,一旦公司面臨需要檢討成本時,就會檢視月薪制、日薪制和時薪制,哪一個對公司最有利?先談談我輔導的二個傳產製造業案例:
案例一
A公司是印刷公司,高價的印刷機操作及基本維修是專業技術,按行業慣例,技師都是日薪制,時薪以日薪÷8計算,週六日則給二倍薪。
長期以來,A公司加班費支出居高不下,日薪2000元的技師,每月實領薪資可達八、九萬元。經深入了解後發現:技師未善盡印刷機基本保養之責,經常叫修請原廠到廠維修,待原廠修復後再繼續加班補趕產量,又常於平日請假(實則去他廠兼職),並於周六日加班(可拿二倍薪)。
案例二
B公司是一家塑膠廠,周休一日,依照當地同業慣例,基層作業員採日薪制,以月薪÷26為日薪,平日加班有按規定加班費率計算,但週六算正常工作日。後被勞檢要求改正。(客戶老闆認為他們平均日薪是÷26,高於規定的÷30)
首先要提的是:基本工資只規定月薪和時薪,因此日薪必須不低於基本時薪x8。我在輔導客戶薪酬制度時,通常會先給客戶一個思考建議:
以基本月薪24000元、時薪160元為例,如果日薪制或時薪制人員每月實際工時超過150小時(24000元÷160元),就應該考慮轉換為月薪制。
上述二案例都是由日薪制轉換為月薪制,理由很簡單:員工每月實際工時超過150小時!其實會實施日薪制或時薪制的公司,通常是「有做才有得」的思維,在一定的工作時間內能有具體的產出貢獻,因此很多公司沒有「加班」的概念,因為「加班」時間內的產出貢獻跟正常工時是一樣的,這也是實施日薪制和時薪制的公司常發生的問題所在。
轉換月薪制的三項評估要點
在評估是否要由日薪制或時薪制轉換為月薪制,實務上會有以下三項工作:
一、薪酬制度檢視
通常日薪制和時薪制人員,應該沒有月薪制的多項薪資結構,但如果也有月薪制的薪資結構,這樣混合的結果常常會有一些牴觸法令的地方,因此在轉換為月薪制時,必須確保薪資結構項目拆分後的合法性與合理性。
二、人事總成本計算
人事總成本絕對是老闆決策的主要考量,在合法的前提下,進行轉換試算比較,特別是加班費、特休未休補薪、勞健保費的增減,依個人經驗,轉換為月薪制後,通常在固定的人事成本會增加,此時就要在變動的人事成本做其他規劃了。
三、員工加班費減少的管理挑戰
因為月薪制的平均時薪遠低於日薪制和時薪制,因此在加班費計算時,員工會覺得加班費變少了,認為公司變相減薪,甚至降低加班意願,因此轉換月薪制的事前溝通就非常重要,務必要讓員工清楚了解轉換前後的優缺點,減少員工的疑慮。另外,這樣的轉換通常也能在加班管控上產生不同的思維和作為。
無論採月薪制或日薪制,沒有絕對的對錯,但由於現行法令沒有日薪制,相關規範基本是與月薪制相同,從公司管理的角度,日薪制人員的流動率通常會比較高,且公司也不一定真的能節省人事成本,甚至更有誤觸法令之虞。以長遠的眼光,何不趁此後疫情時期,思考評估一下,日薪制要不要轉換為月薪制呢?